落叶送陈羽
韩愈〔唐代〕
落叶不更息,断蓬无复归。
飘飖终自异,邂逅暂相依。
悄悄深夜语,悠悠寒月辉。
谁云少年别,流泪各沾衣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树叶纷纷飘落,一片接着一片,不再有生长的气息,折断了的蓬草,吹散后再也不会飞转而归。
它们如此随风飘荡,最终要各自停留在不同的地方,既然是偶然相遇,那就暂且快乐地相偎相依。
寂静的夜深时分,我们依旧在低声共语,秋月悠悠,洒落微寒的清辉。
谁会知道我们这两个青春少年相互道别,竟然是泪水沾湿了各自的衣襟。
注释
陈羽:中唐时期诗人,贞元八年(792年)与韩愈一同登进士第,与韩愈、王涯等共为龙虎榜。
息:繁殖,滋生。此指生长的气息。
蓬:蓬草。
邂逅:指不期而遇,也可以表示欢快的神态。
赏析
贞元七年(791年),年轻的韩愈与陈羽因为赶考进士而相识,并成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,这一天因为要各自回乡,二人只好相互依依道别,为此韩愈作此诗赠别。 这首诗首先以落叶起兴,以落叶飘零、蓬草飞转而去来衬托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景。“悄悄深夜语”展现出两位少年好友难舍难分的心境。两个人原本来自不同的地方,难得有幸异地相识并志趣相投,转眼又要别离,不禁内心沮丧。一句“流泪各沾衣”,刻画出相互间深厚的情谊。 本诗虽不加斧凿雕饰,但自有一番风致在其中。可谓音节清奇,格调新颖,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。
韩愈
韩愈(768年-824年12月25日),字退之,河南河阳(今河南孟州)人,一说怀州修武(今河南修武)人 ,自称“郡望昌黎(今辽宁义县)” ,世称“韩昌黎”“昌黎先生”。中国唐朝中期官员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、哲学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。秘书郎韩仲卿之子。元和十二年(817年),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,从平“淮西之乱”。直言谏迎佛骨,贬为潮州刺史。宦海沉浮,累迁吏部侍郎,人称“韩吏部”。长庆四年(824年),韩愈病逝,年五十七,追赠礼部尚书,谥号为“文”,故称“韩文公”。元丰元年(1078年),追封昌黎郡伯,并从祀孔庙。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,名列“唐宋八大家”之首,有“文章巨公”和“百代文宗”之名。与柳宗元并称“韩柳”,与柳宗元、欧阳修和苏轼并称“千古文章四大家”。倡导“文道合一”、“气盛言宜”、“务去陈言”、“文从字顺”等写作理论,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。著有《韩昌黎集》等。 444篇诗文 1756条名句
寄左省杜拾遗
岑参〔唐代〕
联步趋丹陛,分曹限紫微。
晓随天仗入,暮惹御香归。
白发悲花落,青云羡鸟飞。
圣朝无阙事,自觉谏书稀。
长干行·其一
李白〔唐代〕
妾发初覆额,折花门前剧。
郎骑竹马来,绕床弄青梅。
同居长干里,两小无嫌猜。
十四为君妇,羞颜未尝开。
低头向暗壁,千唤不一回。
十五始展眉,愿同尘与灰。
常存抱柱信,岂上望夫台。
十六君远行,瞿塘滟滪堆。
五月不可触,猿声天上哀。(猿声 一作:猿鸣)
门前迟行迹,一一生绿苔。(迟 一作:旧)
苔深不能扫,落叶秋风早。
八月蝴蝶来,双飞西园草。(蝴蝶来 一作:蝴蝶黄)
感此伤妾心,坐愁红颜老。
早晚下三巴,预将书报家。
相迎不道远,直至长风沙。
别房太尉墓
杜甫〔唐代〕
他乡复行役,驻马别孤坟。
近泪无干土,低空有断云。
对棋陪谢傅,把剑觅徐君。
唯见林花落,莺啼送客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