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
韩翃〔唐代〕
长簟迎风早,空城澹月华。
星河秋一雁,砧杵夜千家。
节候看应晚,心期卧亦赊。
向来吟秀句,不觉已鸣鸦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修长的竹枝早早迎接着秋风,淡淡的月华洒满了空城。
一只鸿雁向银河飞去,寂静的夜里,传来千家万户捣衣的砧声。
季节飞快地推移,转眼已秋冬,闲散里,我空怀着未曾了却的心意。
我反复吟诵你秀美的诗句,不觉天色将晓,已听见早鸦乱啼。
注释
程近:一作“程延”,事迹不祥,诗人的诗友。
簟(diàn):竹名。
空城:指城市秋夜清静如虚空。澹月华:月光淡荡。澹,漂动。
星河:即银河。
砧杵(zhēn chǔ):捣衣用具,古代捣衣多在秋夜。砧,捣衣石。杵,捣衣棒。
节候:节令气候。
赏析
这是一首酬赠诗,诗人酬和友人,以友人的诗题和诗,描写了秋夜清远疏淡的景色,意境开阔,同时写出时序更迭引起诗人心事未了的惆怅。
前四句就卧病的心情来取景渲染、寂寥的砍夜之景与诗人的寂寥心情相吻合。
“长簟迎风早”是说秋风过早地来到庭院,长簟被秋风吹得窸窣咋响。一个“早”字写出卧病之人对秋风的突出感受。“迎风”二字写出一片萧瑟的声响,达声音更衬托出秋意的浓重和秋夜的沉寂。
“空城澹月华”,是说空寂约城中洒满了淡淡的月光。“空城”并非说城中空无所有,“空”是寂静之意。空城寂寂,月色凄迷,是对诗人心情的绝妙写照。
创作背景
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,题意为程延有《秋夜即事》诗来赠,韩翃作本诗酬答之。就六、七句观之,当为诗人闲居无职时所作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赵昌平.唐诗三百首全解: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,2006:179-180
简析
《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》是一首五言律诗。诗中陈述诗人卧病深秋的寂寞心情,并对友人赠诗表示谢意。前两联就卧病的心情来取景渲染、寂寥的砍夜之景;颈联写更深夜阑,心期而不得入眠。末联写吟咏赠诗,不觉已鸦噪天曙。全诗结构严谨,清幽淡雅,写出时序更迭引起诗人心事未了的惆怅。
韩翃
韩翃,唐代诗人。字君平,南阳(今河南南阳)人。是“大历十才子”之一。天宝13年(754)考中进士,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,后随侯希逸回朝,闲居长安十年。建中年间,因作《寒食》诗被唐德宗所赏识,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。韩翃诗笔法轻巧,写景别致,在当时传诵很广。 170篇诗文 36条名句
天上谣
李贺〔唐代〕
天河夜转漂回星,银浦流云学水声。
玉宫桂树花未落,仙妾采香垂珮缨。
秦妃卷帘北窗晓,窗前植桐青凤小。
王子吹笙鹅管长,呼龙耕烟种瑶草。
粉霞红绶藕丝裙,青洲步拾兰苕春。
东指羲和能走马,海尘新生石山下。
阴雨
白居易〔唐代〕
岚雾今朝重,江山此地深。
滩声秋更急,峡气晓多阴。
望阙云遮眼,思乡雨滴心。
将何慰幽独,赖此北窗琴。
灵隐寺
宋之问〔唐代〕
鹫岭郁岧峣,龙宫锁寂寥。
楼观沧海日,门对浙江潮。
桂子月中落,天香云外飘。
扪萝登塔远,刳木取泉遥。
霜薄花更发,冰轻叶未凋。
夙龄尚遐异,搜对涤烦嚣。
待入天台路,看余度石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