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夕清泛
武衍〔宋代〕
弄月吹箫过石湖,冷香摇荡碧芙蕖。
贪寻旧日鸥边宿,露湿船头数轴书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趁着月色我吹着萧在石湖上游玩,荷花冷艳的香气在湖面上四处荡漾。
由于留恋拜访往日的好友,天色渐晚我只能留宿于此了,湖面上浓浓的晨露打湿了我船头的一些书籍。
注释
芙蕖:荷花。
欧边:指隐居。
创作背景
石湖历来为文人雅会胜地。诗人怀着雅兴来游此湖,这首诗便是诗人秋夜泛舟游石湖的即兴之作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缪钺·宋诗鉴赏辞典:上海辞书出版社,2015.06
赏析
这首诗从描写石湖夜景和诗人雅兴起笔:“弄月吹箫过石湖,冷香摇荡碧芙蕖。”秋月玲珑,湖光潋滟,小舟在碧荷丛中穿行;坐在船头的诗人,吹着箫,观赏着湖上的皎皎明月,品尝着清风送来的缕缕荷香……这真是非常迷人的境界。这里,“弄月吹箫”的诗人,已经与明月湖光、小舟、碧荷交融在一起,和谐地组合在这幅天然画图之中了。这两句用字精妙,“冷香”的“冷”,不仅突出了芙蓉出水之香的特色,也使读者感到秋意,与诗题“秋夕”相呼应。“摇荡”一词,尤其传神,不仅显示出“碧芙蕖”在清波中摇曳多姿的倩影,也把小舟之荡漾、月光之浮沉、箫声之起伏以及诗人心情之激荡,一齐活脱脱地表露出来,使整个画面分外有情韵。
简析
《秋夕清泛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为一首写景之诗。此诗从描写石湖夜景和诗人雅兴起笔,写泛舟所见,造出非常迷人的境界;后二句说为了寻访旧日栖隐之所而忘记时光流逝,表明诗人一编在手,啸傲湖山的自得之乐。全诗用词精准,字字传情入画,表现了诗人热爱石湖胜景之情。
武衍
武衍,字朝宗,原籍汴梁(今河南开封),南渡后寓临安(今浙江杭州)清湖河。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,命曰适安。有《适安藏拙馀稿》、《适安藏拙乙稿》。理宗淳祐元年(一二四一)自序其集。事见《南宋古迹考》卷下。 武衍诗,以顾氏读画斋《南宋群贤小集》本为底本,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。 124篇诗文 2条名句
八声甘州·记玉关踏雪事清游
张炎〔宋代〕
辛卯岁,沈尧道同余北归,各处杭、越。逾岁,尧道来问寂寞,语笑数日。又复别去。赋此曲,并寄赵学舟。
记玉关踏雪事清游,寒气脆貂裘。傍枯林古道,长河饮马,此意悠悠。短梦依然江表,老泪洒西州。一字无题处,落叶都愁。
载取白云归去,问谁留楚佩,弄影中洲?折芦花赠远,零落一身秋。向寻常、野桥流水,待招来,不是旧沙鸥。空怀感,有斜阳处,却怕登楼。
山园小梅二首
林逋〔宋代〕
众芳摇落独暄妍,占尽风情向小园。
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
霜禽欲下先偷眼,粉蝶如知合断魂。
幸有微吟可相狎,不须檀板共金樽。
剪绡零碎点酥乾,向背稀稠画亦难。
日薄从甘春至晚,霜深应怯夜来寒。
澄鲜只共邻僧惜,冷落犹嫌俗客看。
忆着江南旧行路,酒旗斜拂堕吟鞍。
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
辛弃疾〔宋代〕
楚天千里清秋,水随天去秋无际。遥岑远目,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。落日楼头,断鸿声里,江南游子。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(栏杆 一作:阑干)
休说鲈鱼堪脍,尽西风,季鹰归未?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可惜流年,忧愁风雨,树犹如此!倩何人唤取,红巾翠袖,揾英雄泪!(脍 同:鲙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