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寄远十二首·其三

李白 李白〔唐代〕

本作一行书,殷勤道相忆。
一行鹤一行,满纸情何极。
瑶台有黄鹤,为报青楼人。
朱颜凋落尽,白发一何新。
自知未应还,离居经三春。
桃李今若为,当窗发光彩。
莫使香风飘,留与红芳待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原本要写一行字,表达我对你深切的思念。
写了一行又一行,写满一纸情未尽。
玉砌的台上有黄鹤飞,它能带信慰问青楼人。
年轻美好的面容已经老去,白发不断的长出来。
我知道,归来无期,而分离已经三个春秋。
故园的桃李现在开得怎么样了?它们应当正在窗前争奇斗艳吧。
不要让那花香随风飘散,留住盛开的红花把我等待。

注释
殷勤:情谊深厚。
相忆:相思;想念。
瑶台:仙人居处,在昆仑山。
青楼人:指诗人思念的女子。
朱颜:年轻美好的面容。
居:一作“君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创作背景

  这首组诗非一时一地之作。安旗《李白全集编年注释》以为是唐玄宗开元十九年(731)前后,李白旅居洛阳、南阳等地寄内或自代内赠。其时,李白妻为许氏,居于安陆。本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首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詹福瑞 等.李白诗全译.石家庄:河北人民出版社,1997:959-966

简析

  《寄远十二首·其三》是一首五言古诗。此诗前半部分写异乡怀内,情书难尽;后半感慨离别日长,青春易逝,并以不可知的归期相慰作结。全诗情感真挚,语言质朴,通过书信这一传统媒介,展现出对远方人的深切情感,诗篇前状写信之情,已见相忆之深;后写信中问慰,更见相思之切。

李白

李白

李白(701年2月28日~762年12月)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,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(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青莲镇),一说山东人,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,祖籍陇西成纪(今甘肃省秦安县)。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,被后人誉为“诗仙”,与杜甫并称为“李杜”,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“小李杜”区别,杜甫与李白又合称“大李杜”。据《新唐书》记载,李白为兴圣皇帝(凉武昭王李暠)九世孙,与李唐诸王同宗。其人爽朗大方,爱饮酒作诗,喜交友。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,有《李太白集》传世,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,代表作有《望庐山瀑布》《行路难》《蜀道难》《将进酒》《早发白帝城》等。 1128篇诗文  5967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送董邵南游河北序

韩愈 韩愈〔唐代〕

 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。董生举进士,屡不得志于有司,怀抱利器,郁郁适兹土。吾知其必有合也。董生勉乎哉!

  夫以子之不遇时,苟慕义强仁者,皆爱惜焉。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!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,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?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。董生勉乎哉!

  吾因子有所感矣。为我吊望诸君之墓,而观于其市,复有昔时屠狗者乎?为我谢曰:“明天子在上,可以出而仕矣。”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送隐者一绝

杜牧 杜牧〔唐代〕

无媒径路草萧萧,自古云林远市朝。
公道世间唯白发,贵人头上不曾饶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洛阳女儿行

王维 王维〔唐代〕

洛阳女儿对门居,才可颜容十五余。
良人玉勒乘骢马,侍女金盘脍鲤鱼。
画阁朱楼尽相望,红桃绿柳垂檐向。
罗帷送上七香车,宝扇迎归九华帐。
狂夫富贵在青春,意气骄奢剧季伦。
自怜碧玉亲教舞,不惜珊瑚持与人。
春窗曙灭九微火,九微片片飞花琐。
戏罢曾无理曲时,妆成祗是熏香坐。
城中相识尽繁华,日夜经过赵李家。
谁怜越女颜如玉,贫贱江头自浣纱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