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神子·杏花村馆酒旗风
谢逸〔宋代〕
杏花村馆酒旗风。水溶溶,飏残红。野渡舟横,杨柳绿阴浓。望断江南山色远,人不见,草连空。
夕阳楼外晚烟笼。粉香融,淡眉峰。记得年时,相见画屏中。只有关山今夜月,千里外,素光同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杏花村馆酒旗迎风。村外流水潺潺,春风抛洒着残红。荒野渡口孤舟自横,两岸杨柳绿荫浓浓。极目远望江南山色连绵无际,所思之人望而不见,惟有萋萋芳草远接天空。
楼外夕阳斜照晚烟笼。美人晚装初了脂粉香气融融,淡描娥眉犹如那含情春日山峰。记得两人当年相识的时候,就是在这小楼的画屏中。只有今夜普照关山的明月,千里之外,我俩共同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中。
注释
“江城子”:词牌名也有称《江神子》。
“杏花村馆”:即杏花村驿馆。据说位于湖北麻城岐亭镇。“酒旗风”──使酒旗摆动的和风。
“溶溶”:指河水荡漾、缓缓流动的样子。飏:意为飞扬,此指飘散
鉴赏
词的主题是怀人,于忆旧中抒写相思之情。首先从空间着笔,展开一个立体空间境界。杏花村馆的酒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,清清的流水,静静地淌着。花,已经谢了,春风吹过,卷起阵阵残红。这是暮春村野,也是作者所处的具体环境。这一切都显示出“流水落花春去也”,在作者的心态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惆怅色彩。杏花村与酒连在一起,出自杜牧《清明》诗“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后来酒店多以杏花村为名。
“野渡舟横,杨柳绿阴浓。”“野渡”句用韦应物《滁州西涧》诗“野渡无人舟自横”,“野渡舟横”显出了环境的凄幽荒凉。而一见到“杨柳绿阴浓”,又不免给词人增添了一丝丝离愁。杨柳往往与离愁别恨联在
创作背景
一年的暮春时节,在黄州属地一个叫杏花村的驿馆中,词人谢逸独自一人在驿馆外闲游散步。面对着美丽的江南风景,词人不禁想起昔日相恋的情人,一种无法压抑的情感充溢在作者心中。于是词人回到驿馆,向负责杂役的人要来笔墨,在墙壁上挥毫题写了这首《江神子》。具体创作时间不详。
参考资料:完善
1、
程艳杰,靳艳萍编著·宋词三百首 精读·故事 上·长春:吉林人民出版社,2004.02
简析
《江城子·杏花村馆酒旗风》是一首游子怀人之作。它与同类作品相比,感情没有那么凄凉、哀伤,相反,所选用的语言、意向,有一种明快清新的感觉。上片写景。溪边柳荫浓郁,落红轻扬,酒馆酒旗迎风,渡口小舟闲放,远山空蒙,碧草连天,一派清幽典雅的江南景象;下片怀人,词人由眼前美景,回想起昔日恋人。这里并未正面描写人物的相貌,而是采用借代手法,用胭脂香、娥眉淡来表现所忆之人的美貌。结尾又回到现实,借明月表达无尽相思。全词风格清丽疏隽,写景抒怀,自然天成,笔尽而意不尽。
谢逸
谢逸(1068-1113),字无逸,号溪堂。宋代临川城南(今属江西省抚州市)人。北宋文学家,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。与其从弟谢薖并称“临川二谢”。与饶节、汪革、谢薖并称为“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”。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,人称“谢蝴蝶”。 322篇诗文 78条名句
念奴娇·赤壁怀古
苏轼〔宋代〕
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
故垒西边,人道是,三国周郎赤壁。
乱石穿空,惊涛拍岸,卷起千堆雪。(穿空 一作:崩云)
江山如画,一时多少豪杰。
遥想公瑾当年,小乔初嫁了,雄姿英发。
羽扇纶巾,谈笑间,樯橹灰飞烟灭。(樯橹 一作:强虏)
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。
人生如梦,一尊还酹江月。(人生 一作:人间;尊 同:樽)
多丽·咏白菊
李清照〔宋代〕
小楼寒,夜长帘幕低垂。恨萧萧、无情风雨,夜来揉损琼肌。也不似、贵妃醉脸,也不似、孙寿愁眉。韩令偷香,徐娘傅粉,莫将比拟未新奇。细看取、屈平陶令,风韵正相宜。微风起,清芬酝藉,不减酴醿。
渐秋阑、雪清玉瘦,向人无限依依。似愁凝、汉皋解佩,似泪洒、纨扇题诗。朗月清风,浓烟暗雨,天教憔悴度芳姿。纵爱惜、不知从此,留得几多时。人情好,何须更忆,泽畔东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