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羽冲死读书
纪昀〔清代〕
刘羽冲,沧州人也,性孤僻,好讲古制,实迂阔不可行。偶得古兵书,伏读竟年,自谓可将兵十万。会有土寇,自练乡兵与之角,全队溃覆,几为所禽。又得古水利书,伏读竟年,自谓可使千里成沃壤。绘图列说州官。州官亦好事,使试于一村,沟洫甫成,水大至,顺渠灌入,人几为鱼。由是郁郁不得,恒独步庭院,摇首叹息:“古人岂欺我哉?”如是日千百遍,唯此六字。不久发病死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刘羽冲,沧州人,性格孤僻,喜欢谈论古代的典章制度,但实际上他的想法迂腐不切实际,难以施行。他偶然得到一本古代兵书,埋头苦读了一年,感觉自己可以统领十万大军。正巧当时乡里出现土匪,他就自己训练乡兵与土匪战斗,结果全队溃败,自己也差点被俘。后来他又得到一本古代水利书,又埋头苦读了一年,认为自己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。他绘好了图并写好说明呈给州官。州官也是个好事者,就派他在一个村子来尝试改造,结果刚挖好沟渠,大水就来了,顺着沟渠灌进村子,村民几乎都被淹死。从此他抑郁不乐,总是独自在庭院里漫步,边走边摇头叹息:“古人怎么会欺骗我呢?”像这样每天喃喃自语千百遍,只说这六个字。不
简析
本文借刘羽冲泥古致败之事,揭示“知古鉴今须通变,拘守陈法则自戕”的深刻教训。刘羽冲闭门读兵书,其机械套用古籍的行为,暴露俗儒脱离实际、唯书是从的认知缺陷。他反复喟叹“古人岂欺我哉”,更强化其执迷古籍而不知自省的愚顽形象。这则故事印证了《孟子》“尽信书则不如无书”的辩证思维,警示后人治学行事当“因时损益”,若将典籍教条化,反会陷入“以书害实”的困境。
纪昀
纪昀 jǐ yún (1724年6月-- 1805年2月),字晓岚,一字春帆,晚号石云,道号观弈道人。历雍正、乾隆、嘉庆三朝,因其“敏而好学可为文,授之以政无不达”(嘉庆帝御赐碑文),故卒后谥号文达,乡里世称文达公。在文学作品、通俗评论中,常被称为纪晓岚。清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,政治人物,直隶献县(今中国河北献县)人。官至礼部尚书、协办大学士,曾任《四库全书》总纂修官。代表作品《阅微草堂笔记》。 167篇诗文 77条名句
买陂塘·赎裘
邓廷桢〔清代〕
悔残春、炉边买醉,豪情脱与将去。云烟过眼寻常事,怎奈天寒岁暮?寒且住!待积取叉头,还尔绨袍故。喜馀又怒。怅子母频权,皮毛细相,斗擞已微蛀。
铜斗熨,皱似春波无数,酒痕襟上犹涴。归来未负三年约,死死生生漫诉。凝睇处,叹毳幕氊庐,久把文姬误。花风几度?怕白袷新翻,青蚨欲化,重赋赠行句。
念奴娇·周瑜宅
郑燮〔清代〕
周郎年少,正雄姿历落,江东人杰。八十万军飞一炬,风卷滩前黄叶。楼舻云崩,旌旗电扫,熛射江流血。咸阳三月,火光无此横绝。
想他豪竹哀丝,回头顾曲,虎帐谈兵歇。公瑾伯符天挺秀,中道君臣惜别。吴蜀交疏,炎刘鼎沸,老魅成奸黠。至今遗恨,秦淮夜夜幽咽。
咏白海棠
曹雪芹〔清代〕
斜阳寒草带重门,苔翠盈铺雨后盆。
玉是精神难比洁,雪为肌骨易销魂。
芳心一点娇无力,倩影三更月有痕。
莫谓缟仙能羽化,多情伴我咏黄昏。